你所在的位置:立即博会员登录 > 新闻 > 最新消息 >
联赛应放开外援限制倒逼中国球员竞争他们现在

  宋凯当选足协新任主席后,曾表示要 对接亚足联,放宽外援限制 。这几天我想了不少,写个小作文,跟大家说下中国联赛外援政策的制订逻辑和我的意见。

  联赛外援向来是个双刃剑——外援增加联赛的观赏度和国际关注度,使球队阵容丰富多样化,好的外援对队内国内球员有带动作用,有的还能带来商业盈利。但外援也挤压了国内球员的生存空间,使得国内球员上场时间减少。

  此前的一段时间内,我们一度对球员出场时间相当重视,似乎曾有这样的一种论点: 中国球员是因为缺乏实战才导致水平低下的 。因此我们看到政策的制订开始围绕这个论点来执行——研究国字号球队打联赛、取消预备队联赛(限制成年球员在预备队出场)、三级职业联赛在疫情和多队解散情况下仍全面扩军以增加日程,等等。再加上盲目扩军 + 大量球队递补,联赛质量被严重稀释,现在的中甲联赛的竞技水平约等于以前的中乙,中乙则等于以前的业余联赛(中冠),球员的实战机会多了,但实战的质量降低了。原本没有机会的中国球员确实获得了不少实战机会,但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升,甚至有所下降。所谓 能量守恒 ,池子挖大了,但水也浅了。

  疫情后,各支球队都步履维艰,大牌外援陆续离去,外援质量整体下降不少,很多球队甚至配不齐外援,甚至全华班出战。中甲、中乙等少外援、无外援联赛,上座率长期低下,俱乐部、联赛组织方都无法通过比赛盈利。一些质量极其低劣的外援开始加入中国职业联赛,他们大多缺乏职业经历,其水平甚至还不如中国球员,只是长了个 洋面孔 ,这些外援大多在几个月后就离开球队,更加浪费了俱乐部和联赛的资源。

  同时,日本、沙特等亚洲国家开始放宽自己联赛的外援限制,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联赛的竞争力和关注度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亚足联也终于开始不再限制外援注册名额,并对亚冠等赛事进行改革。

  杜、陈期间,中国足协在亚足联话语权丢失不少,在日韩开始增加东南亚或友好国家专属的外援名额时,中国还率先取消了亚外名额,我曾表示反对,因为这是一种和亚足联 One Asia One Goal 口号背道而驰的做法。在两平港队后,中国队还把港澳台也列为了竞争对手,对港澳台球员参加中国联赛做出了限制,只有首次注册港澳台足协的球员才能以内援身份加入中国联赛,并且每队只能有一个。如此来看,中国联赛的外援政策相对其他国家来说,一直是比较封闭的。

  另一方面,中国考虑到自身近年来的战绩,其竞技水平也已经和东南亚球队十分接近,自然也不敢效仿日韩,开放什么东南亚名额,让曾经羞辱我们的越南、泰国球员来用中国的平台练兵,到时候再 反戈一击 。

  沙特联赛一直在 犯我们的错误 ,他们的国内球员拿着高薪,在外援遍地的联赛里寻找生存空间,他们不愿出国,就算出国也是靠赞助带资留洋,还捞不到出场机会。沙特队的水平下降了吗?卡塔尔世界杯上那场沙特和阿根廷的比赛还记得吧,我想说,给中国足球一次,哪就给这一次 梦幻时刻 ,让梅西这样的球星在你的面前低头的骄傲场景,中国足球还会变成普罗大众的公共痰盂吗?

  一方面,我国的对外开放步伐越迈越大,另一方面,我们的联赛外援政策还在原地踏步。大清帝国告诉我们,水平越差,思想越落后,害怕的就越多,就越不敢开放。终于,在杜、陈锒铛入狱后,新任足协主席宋凯发出了开放外援名额的信号。此时,恰逢第三届 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隆重举行,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花正在华丽绽放。

  所以,我们现在面临的选择就是——选择让我们的足球市场再热起来,让我们的球迷再回到球场来?还是我们继续奉行 中国球员缺乏实战 的信条,限制抢国人饭碗的外援进来?

  久久为功。这不是这届足协才提出来的新话题,足改方案上早就有了,比杜陈还早。中国足球之崛起长久无明显进展,不在于我们走的慢,而是我们一直在折腾,根本没按发展规律往前走。

  所以,何必要急功近利的以为每年我们多给球员踢几场球,几年后中国足球就腾飞了?职业足球,不是专业体制时代那回事了,市场的影响如果不考虑进来,你不如学朝鲜,走回原本体工大队的老路。

  足球环境不改变、职业俱乐部光节流不开源、不把比赛热度搞起来,没人看足球、没人愿意为足球投钱,这个职业联赛就是死水一潭,恶性循环,越陷越深,最后就是奔着完蛋去的。

  1、取消外援出场限制。如果我们效仿亚足联,大名单不限制外援报名数量,但限制外援在 23 人比赛名单中的数量,此举会造成很多外援不能出场,有资源浪费和产生国际纠纷的风险。况且我国现在不是沙特,很多球队囊中羞涩,并没有签大量外援的意愿。建议用 分步走 策略,先尝试仍对外援总数进行限制,但不限制外援出场,即所有列入 23 人大名单的外援都可以同时出场比赛,提高阵容的自由度和比赛的观赏度。

  2、恢复亚外政策。中国足协是亚足联的一份子,你不为亚足联考虑,亚足联也不会为你考虑。One Asia One Goal 口号不是随便说说的,要你做给他看的。

  3、取消外援门将限制。自中国联赛禁止外援门将已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。目前看来,外援门将对中国门将培养的影响程度有限。目前中国联赛已经扩军,我们有 16 个中超级别的门将,但我们的国门常年以来仍然只有几个固定人选,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情况,是时候考虑解开这个大锈锁了。

  4、取消港澳台 首次注册 规定。此前两平香港,国足连自己的 省级队 都开始忌惮了,泱泱大国何必如此呢。 首次注册 规定执行以来,取证困难。很多事实上根本不是首次注册的港澳台球员,仍然被出具了首次注册的证明。能到更好的平台历练,港澳台足协怎么会配合你中国足协一起设卡呢?这种,不要也罢。统战考虑,港澳台可以视级别逐渐放宽,中甲可以适度给多名额,中乙甚至也可以给名额。俱是炎黄子孙,荣辱与共,不搞窝里斗。

  5、卡塔尔和阿联酋都有年轻外援的政策。这些年轻外援其实是为了配合本国的外援归化政策。中国的归化目前已经走入瓶颈,降薪令和归化政策互相冲突,目前已经没有什么外援愿意接受归化了。如果不想办法,足改方案带来的归化契机将成为废纸一张,卡塔尔和阿联酋人的创意,不一定抄,但可以放上台面讨论讨论。

  6、入籍球员一律算作国内球员,不算外援。现在入籍球员的外援政策是,如果这个球员是三代以内华裔,那就可以直接当内援。如果不是,那么他得获得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场的资格,才能算内援,且这种球员每个队只能有一个。这虽然和亚足联政策相统一,但是也堵了一些入籍球员的路。归化搞了五年了,外星人德尔加多明年也都已经满五年了,这种盲目操作的入籍球员今后已经不多了。相对的,要严格控制球员入籍,不能再允许在没有在华待满五年的非华裔外援直接入籍。既然入籍了就是中国人,俱乐部也花了功夫和代价了,就不要再区别对待了,在前期入籍过程上做好监督和把关就可以了。

  7、低级别联赛开放外援名额。可仿效日韩,利用外交协议方式,为中乙联赛开放少量外援名额,甚至可以为中冠联赛开放外援名额做准备。这些外援可以有专属的协议限制,也可以设置专门的条件限制,例如限定只能是亚足联技术排名 15 名以后的协会,或是国际足联排名 100 名后的协会,证明我们的联赛是有国际责任的平台,愿意带领足球落后国家一同进步。这些小国家其实都有一两个不错的王牌球星,他们如能在中国获得工作,博得故乡关注,甚至升级留用或被高级别签走,这对我国外交也是美事一桩。

  以上想法仅供参考,不是说要都采纳,可以都讨论讨论,但一定要相辅相成,使其形成科学的联赛人才结构模型中的一部分,使其效率最大化。

  其实要我说,中国球员现在依然是太安逸了,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。如果考个 300 分就能上大学本科,他还会有多努力吗?超级甲级乙级,职业联赛本就是残酷的筛选器,不要以为现在中国有多少天才会被你筛选掉,真正的天才早在年轻时候就告诉你他不需要筛选了。我们在国足年龄结构调整时畏手畏脚,在制订外援政策时还畏手畏脚吗?三级联赛已经扩编,平台已经大了不少,要倒逼中国球员努力向上争取位置,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反正一直在扩招,我躺平也没事。足球环境好了,球员自然有地可落,有球可踢,如果你在中超中甲踢不出来,中乙中冠能踢出更多名堂,你为何不去?日本球员连尼泊尔联赛、蒙古联赛都愿意去,中国球员为啥留洋非得选高级地方?世界那么大,我中国足球虽然不富裕,但也不是全球最烂,为啥不能扶贫?球员的出路是市场给的,走了职业这条路,就要接受职业的竞争和筛选,欧美强国球星如云,但默默无闻的没能走上职业道路的球员却更多,中国足球要想不再闭门造车,就要解放思想,不光是足协,还有球员、家长。球员成长道路坎坷无数,但可选的道路也多不胜数,竞争时要有敢闯敢拼、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,失败时也要勇于面对、冷静思考,足球是吃饭的职业,也是快乐的生活,选择是因为喜欢,如果不享受它,不如及早放弃。

宋凯当选足协新任主席后,曾表示要 对接亚足联,放宽外援限制 。这几天我想了不少,写个小作文,跟大家说下中国联赛外援政策的制订逻辑和我的意见。 联赛外援向来是个双刃剑外